吴王府外。
乌泱泱的人云集在此。
大批的士人云集,一眼看去都是黑压压的人头,少说有三四百人。
这些都是来参加考核的。
绝大多数的人都出自扬州大族,少数是寒门子弟,以及部分寄居在吴县的士人。所有人都是听说了赵善在吴王府选拔士人,特意来参加考核。
这些人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形成很多的小团体,各自小声的议论着。
在人群中,有一个二十三四的青年,国字脸、蓄着小胡子,相貌普通,穿着普通的灰黑色长袍,头发却是梳理得一丝不苟。
青年眼神并不灵动,相反显得有些呆板。一眼看去,给人笨拙淳朴的印象,不像其它的士人一样眼神灵动,显得很机灵。
青年名叫颜拙,是颜玄卿的儿子。
一直以来,颜拙都在吴县读书,没有出仕做官。
如今有赵善公开选拔人才,颜拙才来参与考核。
颜拙静静等着,忽然王府的大门打开,让参加的士人依次进入。
无数的士人躁动起来,蜂涌着往前拥挤,等这些人走了一段路,已经在大门口往里面拥挤,颜拙似乎才从自己的思考着回过神,慢悠悠的跟着进入王府。
和其它无数士人激动、忐忑的情绪不同,颜拙没有什么情绪显露,显得很平静。
颜拙进入王府,跟着所有人进入校场内。
一张张案桌,摆放在校场上。
案桌上有笔墨纸砚。
所有进入的人,陆续在士兵的引导下落座。
颜拙落座后很平静,没有任何急躁,脑中也放空。
与此同时,虞诵已经来到台上,亲自主持今天的考核。他目光扫过去,立刻安排人宣布考核的三道题目。
题目诵读后,又有人专门写在木板上,搁在一行行的案桌中间,确保每个人都能看到。
虞诵一切安排完,继续道:“答题的时间为一个半时辰,如果一个半时辰没有完成,不得继续作答。如果才思敏捷,允许提前上交答卷。上交了答卷的人,自行离开。明天上午,将会公布入选的人。”
简单的话说完,虞诵宣布开始。
所有人各自思考着。
虞诵在人群中转了一圈,许多人他都认识,不过走了一圈下来,他看到了颜拙。
虞诵有些意外。
没想到,颜拙竟然来了。
自家老师的这个儿子,才华不差,只是反应有些慢,他倒是希望颜拙能大放异彩。
虞诵观察一圈,回到最前方的台上落座。约莫过了小半个时辰,他眼前一亮,看到赵善微服私访来了,连忙起身迎了上去,行礼道:“陛下!”
赵善道:“不必多礼。”
他话锋一转,问道:“今天来了这么多人,可有认识的年轻俊杰?”
虞诵回答道:“认识一些人,不过了解不深。具体怎么样,要看最后答卷上的结果。”
赵善吩咐道:“你不必跟着,朕自己看看。”
虞诵点头后不再跟随。
赵善走进校场,一些士人抬头看到了赵善,有些躁动,又连忙低下头继续答题。赵善一边走一边看,眉头微蹙,因为许多士人连水稻、小麦和大豆都分不清楚,都不知道具体的情况。
太废物了。
太让人失望了。
这是养在家中,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士人,只知道张口闭口的之乎者也。
实际上,这就是赵善的目的,要禁止和杜绝这些不知道民间疾苦,不知道五谷杂粮的人进入到官场做事。
一个不懂民间疾苦,一个连五谷杂粮都不认识的人,凭什么能治理好地方呢?
凭拍脑门决定吗?
赵善走着走着,来到颜拙的身旁,一瞬间就眼前一亮。
看卷先看字。
这是应试的一条铁律,尤其涉及策论,大篇幅的文章下,字体的好坏尤为重要。
颜拙的字没有半点的锋芒毕露和恣意汪洋,却是严谨大气,一笔一划力透纸背,字如其人,就仿佛他本身一样拙朴。
整体看上去,却让人眼前一亮。
赵善仔细看颜拙的回答,前面涉及水稻、小麦和大豆的送分题,颜拙丝毫没有问题,清清楚楚写出了小麦、水稻和大豆的特征,连栽种的时节、环境,以及栽种、收割和存储的方式都清清楚楚。
赵善继续往下看,看到了颜拙对世家大族治理的方向。
颜拙认为世家大族杀不尽灭不尽。
有人做官掌权,就会诞生出世家大族,就会造成家族势力的膨胀。就算灭了现在的世家大族,有人掌权又会出现新的世家大族。
关键不在于灭,而在于遏制。
颜拙认为遏制的办法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