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寅冲出去之前,也考虑过,一旦方腊死于乱军之手,自己作为他的同党也势必不能幸免,但是富贵险中求,不拼又哪来的机会,而且王寅潜伏在城中,也知道邬梨死后,城中军心已经溃散,只要方腊死于乱军之手后,自己及时招降守军,说不定会有一线生机。
生还的机会不足一成,但王寅还是冲了出去,因为王寅知道,对于自己这种毫无背景之人,一成的机会已经很大了,足以让自己赌上性命了。
科举制度打破了世家门阀的垄断,十年苦读胜过几代人的苦心经营,给了平民百姓改变命运的机会,多少人为之欢呼雀跃,多少人家为了供养一个读书人,变卖赖以生存的田地,甚至债台高筑,仍旧痴迷不悔,只为了搏上一个机会,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一场科举之后,几家欢喜几家愁,据《宋会要辑稿》记载,1106年有8万人参加州试,只有2334名幸运儿通过考试,通过率只有3%;1090年福州有3000人应考,最终只有40人通过,这意味着每75个应考者中只有一人获得功名。
那些举债应试的考生及其家人,难道不知道一旦落榜意味着什么吗?不,他们心里清楚,但是为了争取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值得!
最为公平的科举尚且如此,其他能改变命运的机会更为渺茫,军中这么多的将士,又有几个狄青?
所以,王寅为了一个能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策马狂奔,冲进了乱军之中。
方腊果然名不虚传,虽然被王寅的出现又陷入了死地,但一句刀下留人便破解了死局。
等到关胜破城而入,田氏反贼溃散,大局已定,方腊终于松了一口气。这时方腊身后的王寅终于等来了机会。
王寅知道方腊武艺在自己之上,身边对其忠心耿耿的石宝武艺也不输自己,只有暗中偷袭方能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