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公室求书</p>
宫室之中。</p>
洛言为洛辞讲述着李耳所引起的风潮:“父亲,伯阳公引起的轰动,真是前所未有。”</p>
洛辞躺在床上笑道:“学宫之中,道理为先。若不是在学宫,伯阳公一张口就是反驳《洛语》,怕是直接就会被小人所害。”</p>
知识就是权力,权力的争斗是血腥而残酷的,国君都会被弑杀,何况是一个智者呢?</p>
洛国学宫为这些学者提供了保护,让他们能够畅所欲言,甚至就算是反驳老祖宗传下来的典籍,只要说的有道理,不仅不反对,还听从他的意见改正。</p>
至于素王。</p>
素王自己曾经就说过,天地之间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这种思想贯彻在他的所有著书之中。</p>
两人闲聊着,突然有侍者在门外说道:“国君,太子,青衣大夫、符节大夫、康云大夫、玉林大夫求见。”</p>
这四人是如今洛国之中的中流砥柱,是比较杰出的公室子弟,四人走进屋中,各个都是宽袍大袖,身段飒然,俊秀非凡,四人揖手行礼道:“国君,愿您安康!太子如意。”</p>
洛辞坐起身来回礼道:“孤安好,众卿请坐。”</p>
洛言问道:“四位兄弟前来,可有要事?”</p>
这四人和洛言都是同一辈的人,洛国公室也就那么点人,所以辈分问题倒是很好解决。</p>
四人互相对视一眼,洛青衣开口道:“国君,五百年来,公室子弟的培养各有章法,不论是资质上佳的美玉,还是平庸的顽石,总是能尽展所能,这不得不说是先祖的智慧惊人,才有了洛国公室五百年来的兴盛。”</p>
宫室之中的六人面上都带上了一丝傲然之意,五百年来,洛国公室子弟的潜力基本上都被挖掘殆尽,这不得不说是教育的方法好。</p>
总结起来实际上就是十二个大字——“典籍灌输、因材施教、知行合一”。</p>
洛国公室子弟从他们幼年时起,先是学习各种不外传的经典,确定子弟的天赋方向。</p>
然后开始准备实务为他们练手,在这个过程中会传授给他们历代先祖的感悟,然后就是最关键的品德锤炼。</p>
公室子弟或许不是圣人,但绝对称得上贤人,包括洛辞和洛言在内的六人,对所有底层的事情都不陌生。</p>
他们种田的手艺都很不错,所以爱民。</p>
他们能吃得了山珍海味,奴隶吃的泔水糟糠,也能面不改色的下咽。</p>
华衣美服喜欢,破衣褴褛也不在意。</p>
他们全都接受过荣辱的培养,无数人不断的唾骂,侮辱,直到能面不改色,所以能听从谏言。</p>
他们见过战场的惨烈,知晓战争的残酷,见过亡者之家的悲伤,所以对战争谨慎。</p>
培养一个优秀的公室子弟要二十年,需要无数的资源投入进去。</p>
这是洛国昌盛的关键,但是最关键的还是那些充满了智慧的书籍。</p>
洛青衣又道:“国君,公室之美,人尽皆知。</p>
但我四人一卒,这一脉就要化作公族,再不能聆听先贤教导。</p>
那些培养子弟的手段可以学习,但是那些蕴含着无数智慧的典籍,是万万得不来的。</p>
伯阳公是圣贤,他的思想实在是瑰丽,而且与明公所著有些异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