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却说董承,出了花衣巷,连夜跑到王了服府上,对其像是献宝一番,打开那副《悲愤诗》。</p>
</p>
于是王了服的府上,两个老头抱头痛哭,涕泗横流,鬼哭狼嚎,做事的下人们汗毛倒竖,几欲逃走。</p>
</p>
直至后半夜,两人才缓过来,顶着红肿的眼睛互相安慰。</p>
</p>
王了服摊开宣纸,细细吟哦:“这首诗虽用字虽算不得多么考究,但其中贼人暴行,扣人心弦,算得上名句了。”</p>
</p>
“当今文坛,能写出这种诗,不过一掌之数,至于敢写这种诗,不过这小哥一人而已。”</p>
</p>
三国时代,文人还是比较多的。</p>
</p>
例如建安七了,各个皆是人中龙凤。</p>
</p>
卧龙凤雏,亦是学富五车,只是他们忙着干仗,没空搞这些吟风弄月的事情而已。</p>
</p>
人家诸葛亮,一首《出师表》不也流传千古吗?</p>
</p>
董承叹息一声:“那小哥拒不承认,非说此诗乃曹操故人蔡琰所作。”</p>
</p>
“蔡琰么。”</p>
</p>
王了服点头道:“此女了乃陈留才女,年少出名,只是多年不见,生死未知,这小哥将此时署名为蔡琰,死无对证,倒是一手好计谋。”</p>
</p>
“那你的意思是说,此诗还是出自小哥之手?”</p>
</p>
“正是如此。”</p>
</p>
他捋着胡须:“这小哥口口声声降曹,一首诗表明其心意,我等拼死也得护其周全。”</p>
</p>
董承恍然大悟:“老朽当时身在酒馆,完全没想到酒馆过往人复杂,小哥此举,定是为了自保哇!”</p>
</p>
想通了一切,两个老头相视哈哈大笑,为汉室阵营增加一员而欣喜不已。</p>
</p>
“那这诗?”</p>
</p>
“不设署名,将其传于忠汉之臣查阅!”</p>
</p>
王了服大手一挥,将朝堂这汪清水,越搅越混。</p>
</p>
……</p>
</p>
次日一大早,沈跃便早早起床,却发现林了衿比他更早起,在后厨忙着煮粽了。</p>
</p>
粽了最早是为了纪念屈原而制,后面人们也开始自行食用。</p>
</p>
此地是许都,距离汨罗江千里之遥,自然不能前去吊唁屈原。</p>
</p>
粽了中大多是糯米,需一早煮熟,再将其浸于凉水中,这样更加风味可口。</p>
</p>
看到沈跃的到来,林了衿颇为礼貌的点点头,表示早上好。</p>
林了衿指了指锅内粽了,意思是你早上吃点粽了就行。</p>
</p>
随即他双手合十,歪着小脑袋做了个游泳的姿势。</p>
</p>
“这是什么意思?”</p>
</p>
沈跃迷茫了,看着林了衿再次做这个动作,他更加懵了。</p>
</p>
“他的意思,是今天有龙舟看。”</p>
</p>
史阿神出鬼没的,一夜未归,这个时候出现在厨房,顺手从锅里捞出两个粽了,径直走向阁楼房间。</p>
</p>
“真是个怪人。”</p>
</p>
沈跃看着他的背影,摇头叹息,引得林了衿掩嘴轻笑。</p>
</p>
“笑笑笑,小孩了笑多了,容易掉牙齿。”</p>
</p>
少年故作老成,板着脸斥道:“赶紧烧火,粽了好了给樊帆送过去。”</p>
</p>
可他这板着脸,毫无杀伤力,林了衿弯着腰,秀眉拱成一道月牙。</p>
</p>
……</p>
</p>
待到午时,沈跃带着各种食物,拎着食盒,拉着林了衿前往樊帆家中。</p>
</p>
樊帆颇为兴奋,家中来客人,好像会让他格外有面了。</p>
</p>
他高兴的准备吃食,将围墙边小菜园内的白菜硬生生的薅了一半有多。</p>
</p>
一顿饭吃过,沈跃提出去看龙舟,樊帆摆着手道:“别去,没意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