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评价如何?”</p>
这一下不只是朱元璋,底下所有人都愣住了,包括胤禛自己。</p>
片刻后,胤禛往前走了两步,离宋慎近了一些。</p>
刚才宋慎打量他的同时,他也在打量宋慎。</p>
李世民和朱元璋二人说的话,胤禛都听见了,他听见这些人叫这个年轻人作先生,并且态度十分恭敬,期间还提到了上课、卷子等等。即便再惊骇震惊,胤禛也意识到了——</p>
这里是一个类似私塾的地方,眼前那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正是教导身边这群帝王将相的先生。</p>
而自己如今四面楚歌的境地只需对方一句话,一句评价,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消解,似乎只要此人说他一句好,这里所有人就不会再针对他。</p>
哪怕是朱元璋这种暴戾之辈,哪怕是跟大清仇恨最深的朱家人,也是一样。</p>
这年轻人凭什么?</p>
胤禛脑子里划过李世民的话。</p>
李世民问,后世对他这个皇帝的评价如何……</p>
难道眼前这个年轻人,能知道后世评价?!</p>
他心下万分震惊,也有一万个疑惑,但是他硬生生按了下去。</p>
“这位……先生。”</p>
胤禛斟词酌句,迟疑着问:</p>
“您方才的话是什么意思呢?”</p>
“朕不是质疑,只是想知道,何为天下百姓的皇帝,何为满人的皇帝。”</p>
“要说文治武功……说实话,朕自认比不过皇考,他老人家平三藩、打台湾,三征噶尔丹,缔造盛世,朕不觉得大清还有哪一个皇帝能比他更厉害。”</p>
宋慎笑出声了:</p>
“没想到你对康熙这么崇拜啊。”</p>
“确实,打仗这方面你不仅比不过你爹,也比不过你儿子,不过当皇帝这事儿,评价标准当然不止是打仗。”</p>
“你的历史评价也是在大清亡国之后很多年才好转的,原因你自己心里应该有数吧?你来自雍正几年?”</p>
胤禛沉默了一下,说:</p>
“雍正三年。”</p>
“您说的没错,朕心里知道,只要朕一死,不消多少年过后,天下人都会骂朕,就算是现在也已经有许多人在编造谣言,说朕得位不正……但朕拿他们没有办法,不可能也不必去讨好他们。”</p>
底下那一帮加起来不知道多少岁的帝王将相们瞬间坐直了,身子前倾,试图听得更清楚。</p>
他们闻到了八卦的味道。</p>
倒不是因为宋慎和雍正皇帝所说的“挨骂”,毕竟在宋慎上课之前胤禛已经讲过了,他杀了很多贪官污吏,得罪了文人的皇帝向来名声不好,这完全是意料之中的事情。</p>
但是得位不正这个……</p>
李世民和朱棣都将先前的事情暂时抛之脑后,两双眼睛都在冒光了:</p>
快!多说点!</p>
宋慎倒是很理解,耸耸肩:</p>
“你是说,把即位诏书上的传位十四子改成传位于四子这个谣言?”</p>
这个是后世流传极广的无脑谣言了,宋慎小时候就听说过。</p>
但他没想到,胤禛情绪刷一下就激动了起来:</p>
“胡说八道!这是什么时候的谣言,传谣的人究竟识字不识字!十这个字怎么改成於?!”</p>
宋慎都被胤禛突如其来的激动给整傻了。</p>
胤禛还在说:</p>
“朕知道当初即位的时候许多人都在议论,说朕得位不正,但他们都在私下里说是因为皇考并没有留下遗诏,后来的遗诏都是朕伪造的,真正的遗诏上根本不是朕。”</p>
“但是朕怎么伪造?皇考驾崩时隆科多就在他身边,只有隆科多,他是突然驾崩的,隆科多难道敢冒着掉脑袋的风险篡改皇考遗嘱吗?”</p>
“那遗诏确实是后来写的,可那只是因为……”</p>
宋慎实在有点脑壳疼,赶紧打断:</p>
“好了好了,我明白你意思了,你是想说,太子早就被废了,老八很早就被康熙厌弃出局,除你之外皇位的唯一一个竞争者就是十四,但是康熙死的时候还是选了你,他早就选定你了,是吧?”</p>
“这个不是重点。”</p>
“现在说回正题——”</p>
“后世对你的评价是一个贤君,我个人对你的评价比较高,是因为你其实跟在场的其中一个人挺像的。”</p>
胤禛本来还想争辩些什么,听到这话,脑回路就劈叉了,直愣愣地问:</p>
“谁?”</p>
他也问出了在座所有学生的心声。</p>
一众帝王将相都在面面相觑,寻思这都是些啥啊,一个异族皇帝,怎么能跟他们其中哪个人像呢?</p>
难道是朱祁镇和朱由检这俩废物东西?</p>
不对,如果是他们,宋先生对雍正的评价不可能这么高。</p>
顶着一群人疑惑不解的目光,宋慎的手,指向了刚才站起来就没坐下去过的——朱元璋。</p>
朱元璋又茫然又震惊,脸色跟吃了苍蝇一样,手指也指向了自己的脸:</p>
“啥?”</p>
“这个雍正,像咱?”</p>
“先生,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啊,您要说这个,那就得说个一二三来,否则咱可不认!”</p>
宋慎摊手:</p>
“不然呢?”</p>
“我干才之所以说雍正是清朝唯一一个天下人的皇帝,就是因为这个。”</p>
“他所作所为,不仅仅是杀贪官、整治官吏风气,他挨骂最重要的原因其实是动了天底下所有地主士绅的利益。”</p>
“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官差士绅当差一体纳粮,这三件事摊开说,任何一件事,放在任何一个皇帝头上,这人都要被阴阳怪气抹黑,更何况雍正一个人就做了三件。”</p>
“其实我之前提过的,那个万历时期的首辅张居正,他也曾经尝试过摊丁入亩,在那时候叫一条鞭法,不过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没有改成功,直到出了雍正这个六亲不认的独夫皇帝才做成,从他开始,大清的人口才开始直线飙升。”</p>
场面一时沉寂。</p>
最后,是朱元璋吭哧着开口了。</p>
“先生,什么叫摊丁入亩,什么是一条鞭法啊?”</p>
宋慎:……</p>
完了,今天这节课好像又讲不了卷子了。</p>
这帮人的问题怎么一个接一个的啊?!</p>
雍正时期的改革政策要是全都掰开揉碎了讲清楚,俩小时能打得住吗?!</p>
(本章完)</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