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翠花的父亲是后蜀大学士杨松,杨松有个爱好是饲养名花名鸟;那一年朋友送他一只红靛颏儿、一只蓝靛颏儿;杨松指导只有6岁的女儿翠花和他一同驯养。
红靛颏儿俗称红喉歌鸲,蓝靛颏儿俗称蓝喉歌鸲;体长约150毫米,体重克。
成年雄鸟上体呈现橄榄褐色,头顶和额部棕褐色;翅羽及尾羽暗褐色,眉纹规整;自嘴基伸展至眼后方为白色,眼先及颊均为黑色;颏和喉赤红色或者靛蓝色;腹部近于纯白色。
雌鸟颏和喉部略近白色,老年雌鸟颏及喉部略染粉红色;胸部砂褐色,眉纹棕白色而不如雄鸟明显规整;其他部分体表羽色近似雄鸟。
嘴壳暗褐色,近嘴基部色淡,足趾略近角黑色。
红喉歌鸲和蓝喉歌鸲为地栖性鸟类,常栖息于平原地带的灌木丛、芦苇丛或竹林间;更多活动于溪流近旁,多觅食于地面或灌木丛的低地间。
红喉歌鸲和蓝喉歌鸲鸣声多韵而悦耳,晨昏鸣唱最多;鸣声尤为动听。
红靛颏儿、蓝靛颏儿的食物以昆虫为主食,如蝗虫、蝽象及蚁类等;此外,也吃少量野果及杂草种子。
红靛颏儿和蓝靛颏儿繁殖于4——6月,巢椭圆形,由杂草、枯叶、细根等构成。
巢穴一侧有出入口,巢内垫以细草及纤维等;巢置于地面草丛间。
每巢4——5个卵,卵壳呈略灰的蓝绿色,或具赤红色点斑。
红喉歌鸲和蓝喉歌鸲是较难于驯养的软食鸣禽,杨翠花和爹爹杨松刚一接触两只鸟时,它们表现的烦躁不安,惊而拒食。
后来父女俩扎结翅羽驯养,并给以较黑暗而安静的环境;耐心的填饲或诱食,使之逐渐习惯于人工饲养环境和人工饲料。
杨翠花父女采取这种方法七八天后,两只鸟果然安定下来开始吃食。
杨松陪伴女儿驯养一段时间后,两只鸟儿全都交给翠花驯养。
翠花将红喉歌鸲和蓝喉歌鸲结扎翅羽后用绳索系于颈部,置于架上驯养;以活虫诱食,效果十分良好。
有时候两只鸟儿过度烦躁不安,杨翠花便在体羽上喷水少许;这样有利两只鸟的安静,加快了熟练驯养。
杨翠花供给红喉歌鸲、蓝喉歌鸲的饲养环境是用精细竹制的点颏漆笼,配以精美的点颏特有的细瓷食水罐;单笼饲养雄鸟供作玩赏让其鸣唱。
喂养红靛颏儿、蓝靛颏儿的饲料以混合粉料加入生肉末,以水调成糊状饲喂;每天还加饲昆虫3——5条。
人工饲养中的红喉歌鸲和蓝喉歌鸲甚喜水浴,杨翠花便就每天供给1次浴水;控制在体羽洗湿而不过寒为度。
两只鸟儿在笼养环境中常因粪污粘结足趾而活动不便,甚至使趾爪腐蚀脱落,故需保持日常环境及体表清洁;勿使足趾及体表被粪污染。
张耆十几人一路听着杨翠花的鸟经,先是来到大相国寺的花鸟市场;竟然没有找到一个卖红靛颏儿和蓝靛颏儿的主家。
十几个人在市场上转来转去没有丝毫收获,最后碰见一个老翁说新酸枣门外有鸟庄,那里有驯养名贵鸟的主家,让张耆他们去鸟庄看看。
张耆和杨翠花一行骑着马赶到城北新酸枣门外,果然看见有一个村庄全养名鸟珍禽;一个名叫吴老八的凤州人驯养着红靛颏儿、蓝靛颏儿、绿翅鹦鹉、百灵、画眉、鹩哥不少鸣鸟。
张耆兴奋不已地对杨翠花说了声“杨姐姐,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我们还真找到驯养珍贵鸣鸟的地方啦!”
杨翠花见张耆有点得意忘形,莞尔一笑道“张耆兄弟你们几个不明白这种鸟的特点,过去后奴家跟主人磨价;你们站在一旁听着就成!”。
杨翠花说着,领着张耆一行走进吴老八的鸟园。
吴老八的鸟园除过两只珍贵的红喉歌鸲和蓝喉歌鸲外,还有几种鹦鹉、百灵、鹩哥、七彩文鸟、相思鸟等,但里面有几只鸟是病鸟……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