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代王宫
此时正值中午,太阳和煦温暖,四周的温度让人觉得刚刚好,没有一丝丝的燥热感。
代王刘义跪在案几前,翻动竹简,用毛笔批改着国内大大小小的杂事。
他皱着眉头,轻声呢喃桌子上的奏章:“代郡部分商贾趁螟虫之灾祸害百姓之时,坐地起价,将粮食价格涨到了原来的三倍。”
刘义气的将毛笔一下子拍在了案几上。
“砰!”
暴怒的吼道:“岂有此理!如此天灾,竟然还敢坐地起价!商君言:士农工商,果然是人间至理!”
“怪不得商人会排在最后!看他们这种逐利,不顾百姓死活的行为,应当受到严惩!高祖之后,吾大汉制定的重农抑商之策当真为至理之策!”
重新拿起毛笔,他在竹简上面快速地写了一行批复:“凡坐地起价之商贾,由各郡县县尉派兵调查!所有作奸犯科之士,皆下狱!量重刑!家产充归国库。”
思索了一会儿,担心坐地起价之事无法压下去,他继续书写:“凡恶意抬高市价者,由县尉派遣数十人,将其围住,由百姓指责。”
“若因其抬价,出现百姓饿死之行为,皆判其杀人,以命抵罪!”
“不得以家奴之性命相抵,抓商贾之家嫡系血脉!”
满意的看着手中的竹简,刘义小心翼翼地将竹简卷起来,摆放在案几一角,批复完成的奏章,一会儿自然会有下人将其送到国相那里。
代王主权柄,国相主监察!
说白了,国相就是刘彻安插在诸侯国的眼睛。
只要诸侯王不做造反这种出格的事,一般来说,其行为,是不会被国相干涉的。
除非是被人举报。
一旦被举报,基本上就要大出血,再严重一点,就是自杀谢罪。
后世江充怎么起家的?还不是上长安把自己的小舅子给告了。
最后的结果就是,自己的小舅子失去了赵国太子的位置,赵王刘彭祖还得派兵出击匈奴。
怒火不减,刘义重新拿起另一份竹简,开始仔细阅读。
看这书写格式,这是一份来自长安的竹简,由中尉派人送来的。
刘义轻轻地将竹简翻开,开始阅读其中的内容。
“大汉天子制诏:朕闻,有能者皆应高官厚禄之。商鞅变法,孝公封其为侯,号商君;白起破楚,昭王封其为武安君。
今太原县白氏之子明哲,献制作精盐之法,又为边关将领提供肉食之来源,富国、强兵,春秋之时,管仲莫过于厮。
始皇嬴政,虽暴政,然竟使甘罗十二岁为相。嬴政识有才之人,朕亦识有才之人!秦有十二岁上卿,汉亦可有十七岁之封君。
朕,以大汉天子之名,封白明哲为太原君,食邑一百户,位于太原郡。
代王刘义,应立刻在所辖地域之内为太原君寻找合适食邑,其不日就会返回。待太原君到达之时,汝应将食邑交付。”
在这一份文书下面,还有一小块帛书。
刘义眼睛微微一眯,将帛书打开了,这是刘彻对这个小侄子的叮嘱。
“刘义,太原君对于吾大汉之意义,犹如武安君对于秦国之意义,能否将其留在太原,就看君之能力了。”
刘义眉头一皱,搞不懂刘彻的意思。
留在太原还要看我的能力?
不是太原君吗?这还看什么能力?难不成他还有脱离代国籍贯的意向?
我代国如此人杰地灵的地方,你竟然不愿意留下?
不给寡人面子?
太原君!你可是太原君!
我代国的人!
虽然列侯和封君在长安都受中尉管辖,但是好歹也有一个太原的名号。
给个面子好不好!
他不明所以,抬起头,朝外面呼唤几声。
“陈柯,陈柯!进来!”
“嘎吱……”
一个宦官推开门,小碎步跑进来。
“大王,奴婢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