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另一方面“华羲族”这个身份太荣耀了,从内心深处自己是真希望自己是华羲人!
而且伏羲对自己有知遇之恩,自己成长的这些年一直都是在宛丘,如果不是在九黎时虽然年幼但已经懂事了,真会觉得宛丘才是自己的“故土家园”。
他既希望这次突发的北邦事件能够削弱华羲族的实力,至少能让九黎部能不被华羲族以绝对实力压制;
同时又怕华羲族战败,从此一蹶不振。
矛盾而又错乱的思绪让他坐立难安,连自己的妻子都看出了异常,但又不能跟她说。
连自己的枕边人都无法吐露心声,您想想看,这“无间道”的身份所要负担的压力实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东城王宫——
在自己赶回来之前,接到伏羲王命的东王葛天已经率领东邦大军北上了,当下东城只留下了五千守备以维护日常安全。
这样的力量肯定是薄弱的,但蚩尤和黎父并不愚蠢,也没必要趁虚而入,攻抢东邦。
先不说夺下东邦就意味着与华羲族全面开战,自己的实力还不够;
就说万一华羲族北伐大获全胜,毕竟伏羲是倾全族之力北上,军团规模空前!
等东王葛天班师后东城也还是会被收回,而那时自己付出的所有韬光养晦都将一去不复返,更会迎来毁灭性打击。
得到空闲的不赤自得而悠哉的正躺在王宫偏殿内的暖池中,身边是进贡给东王的九黎美女们,享受着葛天的待遇。
您可能会觉得这不赤也太大胆了吧?难道不怕有人告状吗?
是的,他胆子很大;而且不怕有人告状。
为什么呢?因为葛天不在,龙官也不会到王宫议事,有什么事儿自己讨论就得了。
王宫内也就只有些侍者打扫打扫卫生,而因为葛天四处温存久未享夫妻之事的王后,早就被善于察言观色的“人精”不赤打点的满足,甚至还私通了苟且。
王后一句话所有的侍者全部退下,谁不乐意不用干活还能放假呢,所以这不赤进出王宫简直像回家一样。
南邦苏城——
同样因为赫胥带军开拔,还没找到下手机会的姚典也在家里休息,伏在条案上用指尖摆弄透红星闪的毒物矿石。
不赤已经派人向自己传达了黎父对自己疑问的解惑,虽然得到了回应,但姚典内心还是倔强的有些迟疑。
总是觉得“我”并没有表现出黎父所说的那么有才华,很难相信看起来平凡无奇的“我”能具备改变一个城邦,一个部族发展的能力。
这人啊,对另一个人产生怀疑没什么问题,反而能更客观的去分析和判断这个人;
但若一旦对另一个人产生琢磨,就容易出事儿。
因为琢磨是出于内心,是先入为主的下决断,是主观意识的。
要么是越琢磨越觉得自己的先入为主正确,“我”就是没用的货;
要么就是不断验证自己可能是错的,“我”还真行。
但不论哪一种,都会不自觉的“惦记”上这个人,而一旦“惦记”上,人的大脑就这么别致,不论你一开始如何认为不可能,到后来都大概率变成了可能。
即便已经是南邦龙官,但在咱们看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能有多成熟?
也就青春期将出未出的年纪,小姚典在自我的纠结中反而对我越来越好奇。
东部沿海——
在巡视领地的过程中,蚩尤已经得到线报,华羲族北边出事儿了,伏羲派出体量惊人的集团军向北而去。
感慨华羲族强大的同时,蚩尤并不嫉妒,在自己这广袤的霸权范围内,他深信只要好好经营,过不了多少年他也会拥有不逊色于华羲族的强大实力。
“探战。”
做亲密状,蚩尤抱起部落中一个幼童亲亲脸蛋,感受着这处部落族人对自己的拥护。
一边轻声向随扈下达指令,派往北部的暗探将随后行动,密切观察这次大战的全过程。
您看,这华羲族有事儿动静多大!
四面八方都有了反应,就连咱们也跟着上古人激动。
但您再看伏羲,跟没事儿人一样,每天依旧是安排龙官各项工作,然后就是一如既往的参与教学。
忙乎完了,就坐在自己的大殿里研究“演卦”。
什么叫人物?这就叫人物!
处乱不惊!事情已经发生了,那就去面对它;决策已经做出了,那就等候结果。
空着急没用,所谓“尽人事听天命”,有这样的心态才能成大事。
对于北邦当下的情况一无所知,伏羲做的是最差的心理准备,什么心理准备?
就是在大军到达之前,北城“夏邑”已经沦陷了。
不论古往今来,对于战争,最重要的是什么?
时间!
时间就是战机!
而在大规模战役中,要争取到足够长的时间所需要的又是什么?
不是兵力数量,也不是行军速度,而是“食物”。
您设想一下,历史若是有“如果”,朝战中志愿军但凡食物充足,没有补给线问题,恐怕早就在李奇微上台之前就将联军全部打回海上了!
就因为补给线太长,无法维持,才主动后撤的。
而这上古时代,食物的战略地位就更高了!
伏羲并不担心粟陆的能力以及北邦人民的意志,但却非常担心一旦被围城,不用几天夏邑就将遭遇危机,毕竟耕地和圈所都在城外。
当初西城之难的惨烈,不就是围城之后失去了食物来源吗?
而赶来支援的大军走的再快也要两个月时间,谁能坚持那么久不吃饭?
客观条件就是这样,只能耐心等结果。
一边演卦推算这场战争的吉凶,伏羲一边在构思可能面临的两个可能
其一是,如果夏邑失手,粟陆战死,那么收复西邦后,必须如同上次荡平西狄一样,将北部的蛮夷清除,永绝后患;
同时,还要重新考虑新的北王由谁接任,再建北城。
其二,则是此次征讨失败,那么又会发生两种情况——要么是华羲族从此失势,如何保全族人以及重新发展;要么是与北夷分庭抗礼,长期共存。
这每一件都是休戚相关的大事,都需要自己一个个想明白。
看着领袖陷入了沉思,侍从们很自觉的退出了大殿,给他足够安静的环境。
那边小荷曲也在家里发呆,她当然不是在想国家大事,而是自从小朱襄随军出征后,自己只能陷入单相思。
每天早已习惯起床就去小朱襄的大屋,如今再去也没意思了,就连跟自己斗嘴的小轩辕也跟着走了,没事去小朱襄那干嘛,闻药味吗?
“弗可!(不能再派人了。)”
黑夜火光掩映中,一身戎装的北王粟陆对身后的龙官大声说着,站在哨台上远远的看着城外的畜圈区星闪的火把晃动。
伏羲的担忧成真了,因为兵马比例过于悬殊,仅仅一战之下,西城“夏邑”八万雄兵就损失了三万余众!
密密麻麻的兵士尸体在城的周围横陈,任由鸟兽撕咬而无人敢去收拾。
将夏邑围了个水泄不通的北夷大军,规模和数量巨大的观感渗人!
仿佛并不急于求成,北夷首领“孩汗”并没有指示大军攻城,而是耐心的围而不破。
非常“聪明”的等候夏邑的粮草消耗,最终必然主动出城,而后自己则可以“笑纳”这十几万人口,再增力量的同时,还收买人心。
这大半个月来夏邑家家户户的饭锅都见底了,人民们已经把城里能拔的草能剥的树皮快吃没了,看见什么都想啃两口。
为了获取食物,北邦武官降龙氏已经派出两队“敢死队”,趁夜去畜圈区抢营,结果一个人都没能活着回来。
得知降龙氏还要再派人去抢,而且打算亲自带队前往,粟陆严令禁止再有人去送死!
去也是死,不去也是死!
兵士们并不在意自己会牺牲性命,而是不忍自己的亲人族人就这样在饥饿中等死,一个个求着大王,跟北夷拼了!
回身看向城墙上望着自己的兵士们,粟陆紧闭双唇不知如何回应。
拼吗?结果只有一条,无非是没了饥饿痛苦,死的快些而已。
但如果还能撑些时日,等候援军来到,那就能重获新机!
但是,伏羲收到自己求援的消息了吗?
大王会派大军来救吗?
明明这些不该成为问题,但在这强大实力围城多日的当下,在压力和焦虑与日倍增的双重逼迫下,粟陆越来越不自信,越来越感到迷茫。
重新望向深夜里漆黑的远方,幻想华羲族大军来了,万千旗帜招展!
感激投票,我很珍惜。
【作者题外话】我努力写,希望你们喜欢。
<sript><sript>
<sript><s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