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舆一言出时,仲明和仲平先是一怔,然后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看向老者瞪大了双眼,仿佛活见鬼了。
周朝爵位为公、侯、伯、子、男。因此“公”之称呼,并非所有人能够称之。
但凡称“公”,往往是一方诸侯。而王舆口出的“季象公”更是非同一般的存在。
只因为,周朝的季象公,大名鼎鼎,可谓是无人不知。
五百多年前,邶商末君放任诸侯。致使国内诸侯动乱,加上犬戎、北夷等外族侵攻国都,诸侯竟不来救。以至于邶商灭国!
而在那时,有一位少年励精图治,平息内乱,统御四夷,迁都镐京,维护大统。而他便是周国四子,姬象!
但在平息动乱以后,他却并未称王。相反还意图将王位还给商君后裔。但最后还是未能成功,王位虽易与商王,但最终还是“禅让”给了周氏长子,因此建立了大周。
在那之后,姬象便隐于幕后,守天子藏室,数十载未曾干预政务,但却留下了无数著作,其学识囊括农乐匠艺,诗书岐黄。
季象其排名第四,因伯仲叔季之故,故又称周公季象,也即是季象公。
然而。
季象公是五百年前的人物!按说,应当早已宾天了才是,为何王舆竟然说这老者是季象公!?
仲明和仲平震骇,但夫子所言,又岂有虚假?
难道说季象公一直活到现在?
另一旁,老者听到王舆口出此言,目光微动。
他双眼微微眯起,看了看王舆,并未应承,也未否认。
王舆见状,心中却已确认。
他再行大礼:“季象公,请恕晚辈叨扰。晚辈自幼研读《德道》、《太易》,对公万分景仰,恨不是同时生人。未想到,公竟尚在。还望能对拙作有所指点。”
王舆言道。仲明和仲平闻声旋即各自拿出一些竹简,恭敬地递向老者,正是王舆所归纳著作的《十三经》。
此时,仲明和仲平也不管这老者是不是真的季象公,但他二人心中浮现出了敬畏。
毕竟若此人真是,那岂非就连王舆都是他的十代子孙辈了?
老者看着递来的竹简,并没有接过,道:“这竹简尔等暂且收好。王坤厚,先前我已说过,老夫并不是你要找的人,你要找的人,在那深处池边。不过看在你心仪成礼之份。若有有闲暇,亦可与老夫来藏室谈谈心。只不过什么指点论道之语便切莫说了,以免生出不愉。”
老者说着,指了指天倾池所在的位置。
既有此言,王舆便也不敢再打扰,而且能有如此回应,已是莫大欣喜,于是说道:“如此便多谢季象公了。仲明,仲平。你二人将竹简收好,待我再去拜访圣贤。”
“是,夫子。”两人收好十三经。
在老者的示意下,王舆带着二人,很快便接近到天倾池了。
而实际上,另一方,天倾池中苏叶看着这老者,心中却是腹诽:这师父,看起来漠不在意的,心里早就乐开了花吧!
别看老者言语似有拒绝之意。但实际上,他对王舆的第一印象是不错的。
尤其是,对方竟能猜出他的身份。老者难免也会有几分开心,这是他的自然之心,是人的天性,他从不会压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