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20年,世间进入唐朝。
星霜荏苒,寒暑推移,姬都已成上界护军神,早已不需要轮回。这一世他短暂入世,只为了却尘缘。
他化身成一老僧,挂单在长安都城十五里外的周都寺中,法名释祸,世俗称其为驱祸大和尚。
驱祸大和尚除了精通佛法,还精通命理,对世人的前生后世洞察秋毫,求者无不灵验,因此声名远扬。京城内达官贵人乃至皇族悉数求见,一时名动京城。
凡他出关接见世人之时,来求解命理之人极多,寺内人头攒动,排队摩肩接踵,拥挤寸步难行,堪比庙会。
公元624年二月某日,隋末巨商,资助李渊建国的功臣之一,应国公武士彟的夫人杨氏生下了次女,取名为“馨”,举家欢庆。
武姓的先祖是周平王姬武,其后代在北魏时期任归义候时改性武,所以是属于姬都的宗族,轮回中这次光被安排进入姬姓人家。
此时,正在城外周都寺中打坐的驱祸大和尚突然心中一动,犹如平静的水面上落入了一片树叶,涟漪一波一波的传开,他感觉到了光降世的信息。
随即命弟子准备笔墨纸砚,他开始昼夜不分地书写,渐成攒成一本书,扉页上书“姬都论生经”几个字。
半年后,武家抱着“馨”来,约请大和尚相面解命。
武士彟和杨氏抱着“馨”和驱祸大和尚对面而坐。看着转世的光,驱祸大和尚内心闪过一丝波澜,暗思:“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随后即入定,神游天外。
武士彟和杨氏看着老僧时而凝神不动,时而大汗淋漓,时而虚空手舞,均不知何意。一个时辰后,大和尚回转入世。
他屏退众人,只留武士彟、杨氏和馨。然后低声地说:“此女命极贵,两千年内天下无出其右者!”
武士彟和杨氏俱又惊又奇。
武士彟试探地问:“可有坎坷?”大和尚点点头。
武士彟急切地问:“可有破解之法?”
大和尚目视前方的虚空,缓缓地说:“只剩世间之纠缠未了,上下界的余事均已在刚才处理完毕矣,人沾汗际。三年后再来相见,世间事便知分晓。”
约定三年再会,武士彟和杨氏遂抱着馨辞别。
驱祸大和尚连日赶写“姬都论生经”,年余,终于完成终稿。
他传给年幼沙弥法明《大云经》四卷,命其和众弟子好好研读,嘱其六十七年后必有大成,到时献于皇家,必有功德。
然后他开始独自一人云游四方。
首先,他来到京城的感业寺,感业寺是唐代禁苑内的皇家寺庙。因他精通佛经,以高僧身份在感业寺中讲解佛经,半年有余,并于众僧中收录几名得力弟子。临别时,他赠弟子心经各两部,告之熟读心经,二十年有所成后将执掌感业寺。并反复叮嘱,二十五年后,但凡见有武姓男女出家者,务必悉心安排不可怠慢,要像对待他一样地照顾她,让其安全完成至多五年的渡劫。众弟子点头谨记。
然后,他登门拜见功臣元老中的李勣,李勣见有道高僧登门,大奇,详问所以。驱祸大和尚知道李勣本姓徐字茂功,皇帝赐姓李,也是通神之人,就直接请求他:等某年某月高宗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皇帝咨询他立武氏为后的意见时,只请他说一句:“此陛下家事,何必问外人。”李勣秒懂,深知此高僧不是常人,他年有事也好相见,遂欣然应允。天机不可泄露,二人彼此心照不宣,击掌盟誓,仰天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