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书屋 > 穿越小说 > 推棺 > 第六百二十一章 辽东总兵骄纵气

第六百二十一章 辽东总兵骄纵气(1 / 2)

辽东素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李秘也不敢大意,今番带着三十九鬼兵丸,连同二百守陵人也带了过来。

这二百守陵人的战斗力自是不消多说,李秘又让熊廷弼出面,以演武的由头,问光海君要了各种衣甲兵刃,将这二百人武装了起来。

光海君巴不得李秘离开,自是非常乐意,也算是破财消灾。

辽东镇与蓟镇一般,同样是大明九边重镇之一,所辖的辽东边墙,东起凤凰城,西至山海关,与蓟镇接壤,延绵一千九百五十多里,也是雄伟壮阔。

辽东边民彪悍好战,辽东镇的边军素来是大明边军之中战斗力最为强悍的。

辽东镇本来就是为了抵御蒙古残余势力而设立的,经过多年经营,早已打造成了完整的陆海防御体系,卫所一百二十多所,堡城一百多座,关城都有十几座,乃是东北的要塞。

除此以外,辽东镇的其他地域西、南、东南濒临渤海、黄海和鸭绿江,所以才有陆海两防的作用。

辽东镇最早是为了“拒胡”,抵御蒙古部族的残余势力,多年来也是征战不断,而后又在海上防御倭寇,制约朝鲜半岛,最近这些年,又开始与女真部摩擦不断。

李秘早已打听过辽东镇的相关情报,早几年,辽东总兵马林因为遭到弹劾而获罪卸任,接替总兵之职的,正是大明中后期第一名将李成梁!

这李成梁也是个奇人,祖上据说是朝鲜那边内附大明的,但他们又自称陇西李氏,唐时迁徙到朝鲜,如今回归大明,不过是认祖归宗罢了。

李成梁的儿子和兄弟,一个个都是猛人,史称一门九虎将,诸如李如松等人,那都是青史留名的。

“成梁镇辽二十二年,先后奏大捷者十,帝辄祭告郊庙,受廷臣贺,蟒衣金缯岁赐稠叠。边帅武功之盛,二百年来未有也。其始锐意封拜,师出必捷,威振绝域。已而位望益隆,子弟尽列崇阶,仆隶无不荣显。”

这是明史对李成梁的评价,但说他军功之盛,大明二百年来从所未有。

要知道明史是清朝人写的,而李成梁是打造辽东镇的第一人,在辽东总兵任上,李成梁对女真部从未手软,努尔哈赤的亲戚也不知死了多少在李成梁手里。

以清朝人的尿性,对李成梁应该极力抹黑才对,为何要对他的功绩大书特书?

这里头有着值得研究和探讨的地方,只是李秘不是历史学者,眼下也不是讨论的好时候。

李成梁一生确实南征北战,但与袁崇焕毛文龙等人一样,身为边军统帅,个人缺点也很明显,拥兵自重独霸一方,自然会骄横跋扈起来,这也使得他的仕途并不算太顺利。

他镇防辽东,抗击蒙古,力压建州女真,军功赫赫,但同时也骄奢淫逸,张扬跋扈,压榨百姓,结交权贵,最后遭遇弹劾,落寞收常

不过辽东总兵马林被撤职之后,他又被重新启用,要知道,此时他已经七十多岁了!

李秘接下来要打交道的,就是这么一个人,所以李秘必须了解清楚,毕竟这是他李成梁的地头,他与女真部打了一辈子的交道,李秘想要到女真去追杀张角周瑜,获取李成梁的支持,是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一环。

而且李成梁被封为宁远伯,李秘则被封为武功伯,两人是大明朝仅有的两位仍旧在世的异姓伯爵,以李成梁的性子,见着年纪轻轻的李秘,估摸着也会生出争强斗狠的心来,岂会让李秘压自己一头。

这是边军将士的通病,李秘早在蓟镇之时就领教过,体会极其深刻,所以到了辽东来,该是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李秘也不知道张角周瑜逃到了哪个地方,若是逃入建州部,李秘该从清河或者宽甸进入,而如果是扈伦部,李秘该当落脚开原或者铁岭卫,若果是察哈尔部,李秘则可以前往锦州,广宁或者沈阳。

但李秘最终还是选择先到辽东镇的治所辽阳,毕竟李成梁坐镇此处,李秘必须要与他打声招呼,也希望能够得到李成梁的支持。

辽阳也就是辽东城,乃是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地和军事指挥中心,可以说是东北地区的心脏。

早先大明在辽阳周边实施屯田制度,开垦了五六千顷的田地,而且实行十年后才收租的政策,大力鼓励和推动农业发展,使得东北地区渐渐兴盛起来。

李成梁第一次镇守辽东之后,打击蒙古残余部落,压制建州女真,甚至还开拓了领土,将宽甸等六地全都纳入大明版图之中,开拓周边土地,说他军功之盛,二百年来从所未有,也并非言过其实。

不过这些都已经是过往,李秘抵达辽阳之后,这位老帅并没有出来迎接,更没有派人出来接洽,即便李秘将拜帖投到了帅府,也没个回响。

李秘今次带着二百多人,一个个都是全副武装,杀气腾腾,进入辽东镇地界之后,完全靠着武功伯爵的身份在行事,边军早就警惕起来。

也亏得魏忠贤过来宣达口谕,将李秘的身份证明一并带了过来,否则李秘还真是寸步难行。

魏忠贤想得也是周到,原本是想预留一两个月,让李秘慢慢上路回京,所以才准备了这些路引和公文。

谁想到李秘竟然没回去的意思,倒也庆幸,眼下这些公文和路引倒是歪打正着,用到了实处。

最新小说: 穿越从箭术开始修行 房间里的二人世界原声 武侠之气运掠夺 饿了吗本王这就喂饱你 叩问仙道 一夕得道 去家里处罚室处刑 父亲有力挺送女儿的话 皇族训诫师的日常管教 修仙落寞时代,我见证红尘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