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查情况不要忙,搜索情报最重要。
邱少鹄想要知道岭川宗到底出了什么事,在亲身探查之前,首先就要尝试先从外围收集相关的情报。
他对此独有一套方法,于是眼下他来到了——书摊上。
“喂喂——”买书的老者用赶苍蝇的长棍扒拉了他一下,“站着看了半天了,你到底买不买。”
邱少鹄随手扔给了他三个铜板,又将手上的书放了回去,“不买,但再看一会。”
“怪人。”老者嘟囔了一句,收下了钱没再说什么。
昭国印刷行业发达,市面上流通的书籍众多,除了农学医术、四书五经和小说读物,还有不少作家闲笔写下的消息专刊。
像在这一小书摊上,就能搜罗到许多关于近日潮门附近消息的刊物。官方的有《大昭奉刊》等官刊,可以读到许多正确的朝廷消息,包括今年税负如何、以及近期的用兵动向;此外还有像志乐斋的《谐奇文墨》、宝乐斋的《肃刊》、庆辛书户的《八分闲谈》等民刊,着重介绍当地小道消息的就比较多。
从这些官方民间的各类刊物之中,细心人只需要稍加整理,往往就能察觉出远超常人想象的细节消息。
但邱少鹄一无所获。
邱少鹄早就有心理准备,涉及到岭川宗的事情,哪怕是官刊也不可能写的很详细,但他原本还是有信心从蛛丝马迹中分析一些自己想要的情报。
朝廷在涉及到一些重大但又不能说的消息时,总喜欢避重就轻。例如倘若某地瘟疫盛行,官刊上写的就会是“已派遣多太医赴诊,治愈者多人,百姓称善……”;而如果是朝廷又对外用兵不利,就会是“将士浴血牺牲,神勇无双……”云云。
然而连这类马虎眼的话,邱少鹄翻遍了所有刊物,都没看到一句,但凡涉及到岭川宗,仿佛一切消息都被人刻意遗忘。
“文字可以有删改,但流言却未必能掩盖。”邱少鹄想着,既然从官刊民刊都查不到这些事,不如还是直接找人去问比较合适。
于是,他开口先询问眼前这卖书老者。
“差人来赶摊了!快跑啊——”
街市门头,望风的“探子”突然朝着街里大喊了一声,所有小贩登时慌张收齐了各家买卖本钱,忙不迭地向着街边另一个出口逃窜。
一时之间,只见推车的、挑担的、背包的皆慌不择路,扬起烟尘滚滚,后现场只留下一片狼藉。
连原本眼前那卖书老人,也是手脚麻利,他的书箱本是定制的机关箱,只需关上锁扣机枢里面的书就被自动码放整齐,一本不拉,而且箱下还带着轮子,直接推着就走,正合适他走街串巷地卖书、躲官差查摊。
“我还没来得及问,不至于跑得这么快吧。”邱少鹄手里握着一个果子,苦笑不已。
这果子是方才一个卖果子的逃跑时不小心扔出来的,正巧朝着邱少鹄这边砸了过来,又被他顺手接住。
“人呢,人呢?都跑哪去了?妈的,这群无良小贩,跑得还真快!”两个身穿皂色官服、脚蹬薄底官靴的差人气喘吁吁地跑过来,他们一手拿着能驱赶人群的三叉铁尺,另一只手带着能锁住犯人的囚龙锁链。
眼见只有邱少鹄一人站在这里,这两个差人也是惊疑不定,问:“他们都跑了,你怎么还不跑啊?”
“我非商贩之人,何需要跑?”邱少鹄说。
两个差人狐疑地看了他一眼,也没多问,转头又去追那群私自摆摊的小贩去了。
“纵使繁华之地,也有官府龃龉,民生之艰可叹。”邱少鹄有些感慨。
这时,他注意到另一个拎着大包小裹的人鬼鬼祟祟地跑到了这里,眼见四下再无他人,就地打开了自己的包裹。
“差人刚过去,你就不怕他们再回来。”邱少鹄没想到居然还有人“黄雀在后”。
“嘿嘿,就因为差人刚追过去,才不会回来。”这小贩朝邱少鹄奸笑道:“这下这块叫卖的好地方就归我了!”
“……”邱少鹄顺手将那果子扔给了他,离开了这里。
正午时分,靠海之城天上少云,阳光比一般更为强烈。邱少鹄沿街而走,微微眯上了眼睛。
道路两旁排列着整齐的长信灯,用来夜晚照明。有工匠乘坐伸缩的扶梯,把自己送到高高的灯笼顶端,修理着上面损坏的地方。
昭国推崇各类机关造物,以神工门为首的工匠们一年可给从朝廷到民间提供上万类各种机括神器,并在各类地方推广。像是在潮门城内,这类东西也就随处可见。
邱少鹄按照记忆的路径,朝着一个地方走去。他发现这片街巷进来似乎刚刚修缮过,道路上还铺着新烧的石砖用来平整地面。
走到尽头,一个比预想中还要大的门坊出现在眼前,“神工坊”三字的招牌格外醒目。
里面首先看到的是一整列的火炉作坊,精壮的工匠们正卖力打造着一个个金属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