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书屋 > 修真武侠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四百一十七章 山东国字脸

第四百一十七章 山东国字脸(1 / 2)

“平凡”的丈夫是个山东人,她在网上,晒出了他们的照片,典型的中国中年夫妇的照片,看似对镜头笑,但有些空洞无神。

她们那一代,经历过早期的理想幻灭后期的财富巨变,面对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性,让他们的目光有点呆滞。有一个画家,依据某个心理和社会学的专有名词:巨婴,画了好些幅头脑缩小,目光呆滞的画,居然在西方,被炒得火热。

这个画家即使是恨铁不成钢,也不能这样没有尊严,以糟贱自己的同胞还获得好评。且不说他的动机有多么差劲,就是从事实来说,他也把握得不准。

这种呆滞是面对外界突然到来的刺激,所产生的应激反应。就像一个人听到巨大的声音,突然停下了脚步。一个人看到狮子逼近,暂时的惊恐让他挪不开步子而已。

这种暂时的应激反应,如果把一个西方人,也活在中国今天这个飞速奔跑的时代,也会有。与性格与生理无法。

况且,心理学家在考察人们习惯时,喜欢用生理的方式来解释心理。但许多心理的形成,与社会环境有关。不能混淆。

比如,人们好嚼东西这个习惯。

“平凡”是这样解释她丈夫的国字脸的,她爱读书,但受这种学术风气和思维影响的害,也不浅。他说,山东人祖辈以来,喜欢吃煎饼,而那煎饼是最硬最有嚼劲的东西,导致山东人,咬肌过于发达,两颊宽阔,就是国字脸。

听起来好有道理的样子,我反问到:“有的人爱嚼口香糖,有的人爱嚼槟榔,有的人爱给小孩子嚼橡胶奶嘴,难道与国字脸挂得上钩?”

她表示了暂时的屈服,说到:“也许是时间太短,不影响进化吧。”

你看从生理机能说到进化史,这就没办法好好聊天了。我回复到:“如果说山东人爱嚼硬东西,那还真有历史,也许六千年前,他们的牙口就与众不同了。”

这引起了她的兴趣,非要我讲下去。我不得不给她谈及了,位于山东的,大汶口文化。

大汶口文化,是在神农氏时代,与庙底沟文化、红山文化三足鼎立,分布于黄河下游,山东地区和江淮地区的一种文化。她由北辛文化演变而来,年代在距今6500年-4500年之间,延续约2000年左右。

有意思的是,大汶口文化早期的墓葬,显示这种文化,存在着15-20岁之间的成年男女,进行普遍的拔除门齿,以及对头骨进行人工变形的现象。

另外,有的人,还长期口含小石球或小陶球,也造成了颌骨的内缩变形。为什么他们会这么做呢?

这就不得不把当时华夏地区普遍的意识形态,以及大汶口文化与红山文化、庙底沟文化之间的关系,综合起来进行考虑。

当时的华夏地区,“五行”学说是大行其道的。而由于金属还没有普遍使用,当时的“五行”元素中,是没有“金”元素的。当时的五行元素,是“石、木、水、火、土”;也就是用“石”代替“金”。

我们从女娲氏“炼石补天”的传说,以及红山文化牛河梁文化遗址“炼石补天”的遗迹,都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是如何地信奉“五行”学说。

这是早期的大汶口人拔除门齿、对头骨进行人工变形,以及口含小石球或小陶球的文化上的原因。

那么,什么原因,是导致早期的大汶口人拔除门齿、对头骨进行人工变形,以及口含小石球或小陶球的直接因素呢?

这就是战争。

《三皇本纪》记载,伏羲氏“木德王。注春令。故《易》称帝出乎震,月令孟春,其帝太皞是也。都于陈。东封太山。立一百一十一年崩”。

这里的“都于陈”,就是说,伏羲氏部族在现在的河南淮阳立都。这是在战略上造成进攻山东、“东封太山”的一种军事态势。

因为,在当时,黄河以北,连续有古黄河和古济水两条河流,横档在河北与山东之间。在河北,是不好对山东发动进攻的。而在河南,则没有大的河水,阻挡河南与山东之间的联接。这样,淮阳,就成为立足河南进攻山东的前线基地。

那么,伏羲氏部族要进攻山东“东封太山”,山东地区的原住民们,会怎么办呢?他们当然会奋起反抗。

而反抗,第一要有硬件,要有得以进行反抗的人力物力;第二要有软件,要有足以鼓舞人心、支撑人们抗战信心的精神意识。

而根据伏羲氏的“木德王”来看,伏羲氏部族的德运就是属于“木运”。也就是说,在山东地区的原住民们看来,伏羲氏就是属于“木妖”。

那么,对付“木妖”,该怎么办呢?

当然是根据“五行”学说中“石克木”的原理,来以他们本部族的“石灵”去克“木妖”了。这就是今天的山东人,仍然在以“泰山石敢当”的“泰山石”,大赚其钱的文化由来。

那么,在当时,山东土著们在战胜了“木妖”,赶走了伏羲氏之后,他们,是否就会深信他们部族的德运为“石运”,他们就要想办法保护和增强自己体内的“石气”,而破坏自己体内与“石气”作对的“木气”呢?

拔除门齿、对头骨进行人工变形,无疑就是为了破坏自己体内,与“石气”作对的“木气”,使自己体内的“石气”,始终处在优势的状态。

因为,“石死木活”,“木”是具有生长性的;而人身上的骨头,也具有生长性。骨头,也就是“木”。

与拔除门齿、对头骨进行人工变形,和口含小石球或小陶球现象同时出现在大汶口文化早期墓葬中的,还有獐牙和獐牙勾形器,以及龟甲。

獐牙和獐牙勾形器,应该是对牛图腾的符号化;也就是以一个简单、抽象、而又贵重的东西,来代表牛图腾,以象征部落首领的身份。

《三皇本纪》记载:“炎帝神农氏,姜姓。母曰女登。有娲氏之女。为少典妃。感神龙而生炎帝。人身牛首”。

神农氏的图腾为“人身牛首”。而神农氏为当时的天下盟主。东夷氏部族尊崇神农氏的牛图腾,是神农氏部族的文化,以盟主之地位向东夷氏部族发生影响的结果。

而龟甲,应该就和红山文化遗址、凌家滩文化遗址中的“无足玉龟”一样,是代表部落首领的身份。只是,大汶口文化中的龟甲太多,又没有像“无足玉龟”那样经过精雕细琢的加工,所以,就没有“无足玉龟”那么神圣和庄重。

这也许是显示,大汶口文化的极权意识不强,没有一个集权中心。

所以,他们每个部落的酋长,都可以把自己当成本部族的首领,当成“四岳”岳主之一,从而享有龟甲,以显示自己四岳岳主和部族首领的身份吧。

大汶口文化中,也有八角星纹图案。这些龟甲和八角星纹图案,都表明了,大汶口文化所在的东夷氏部族,曾经和共工氏部族一样,也是与伏羲氏部族进行过生死决战。

他们,也是女娲氏“断鳌足以立四极”中的“四极”之一。而拔牙、对头骨进行人工变形,口含小石球或小陶球,“泰山石敢当”等风俗的流传,就是他们与伏羲氏部族进行过生死决战的后遗症。

根据地层叠压关系和遗物特征,大汶口文化,可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对应的,是“天下结盟”之后的神龙时代,年代为距今6300-5500年。

中期对应的,是黄帝部族崛起,神农时代向黄帝时代转化的阶段,年代为距今5500-4800年。

晚期,则是蚩尤氏所领导的东夷部族被黄帝部族战败之后,臣服于黄帝部族,却还没有被黄帝部族所同化的时代,年代为距今4800-4500年。

从早期起,大汶口文化的家畜饲养,就比较发达,各遗址都出土有猪、狗、牛、鸡等家畜、家禽之骨骼。墓地中,常发现随葬的狗和猪。

中期以后,墓葬中不断发现整猪、半只猪、猪头或猪下颚骨。用猪随葬的墓,占到1/3以上。有的墓中,随葬的猪下颚骨多达32个,表明中晚期的养猪业,已经十分发达和兴旺。

渔猎和采集生产,这时候仍然比较重要。遗址中,有獐、斑鹿、狸、麋鹿等野生动物的残骨。很多遗址中,有尾部带孔的双倒刺或三倒刺之骨、角质鱼鳔、鱼钩;有扁平三角式、短梃圆柱式、长梃双翼起脊式,等各种骨镞、角镞、牙镞;有石质和角质的匕首;还有石矛、骨矛等大型投刺猎具及较多的网坠。

在兖州王因遗址,还出土了20多个扬子鳄的残骸,与鱼、龟、鳖、蚌等水生动物的骨骼同弃于垃圾坑中,表明当时的人们,能够集体捕获比较凶猛的大型水生动物。

晚期的墓葬,随葬品多寡不一的现象,较之前更加严重。有的大墓,随葬品有七十余件,有的墓,则一无所有。考古中还发现,晚期的氏族墓地中,出现了小片的家族墓地。家族墓地之间,也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的现象。

这一时期,灵魂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已不再是单单用死因来区分灵魂的善恶了。墓地上出现了无尸富墓、断头富墓。

大汶口文化墓葬中的头朝东或朝北,可能是表示,他们的祖先是来自于海上。

最新小说: 剑出霜满城 我找到了熟练度的正确用法 多子多福,我的大帝征途 修仙:末世仙路 调教 虐菊 虐乳 挤奶 憋尿 重生,世子妃不愿洞房,休了便是 皇室弃子,开局建立无上仙朝 再来一次好吗动漫免费 笨蛋小少爷又被炒来炒去 仙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