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欢听孙腾说了关于隐户(荫户)流民管理的困扰后,先问了他现在的户籍管理手段,在册人口的基本信息是如何登记的等等。孙腾简单把现行的登录办法和管理手段概述了一遍,听得高欢不禁愕然。想不到北魏的户籍管理居然一点不比21世纪差,这让他这个本想装大尾巴狼的后来人顿觉羞愧。在孙腾的概述中,高欢就一个感觉:中国人真是聪明的有些过分了,难怪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文化根脉不曾中断。</p>
户籍制度商周时期有了雏形,秦统一中国后有了比较完善的发展。《秦律》有关于户籍制度的专章《傅律》,规定黔首成年都要编户入籍,叫“傅籍”,迁出变更重新登记叫“更籍”。如果户籍档案出现不实之处,地方管理要受到严厉处罚。</p>
汉承秦律,进一步发扬光大,萧何编制的《九章律》首次把户籍管理上升到法律层面,规定从中央到地方都必须设立专职的官吏管理户籍,这一政策史称“编户齐民”。规定“脱籍”属于违法,隐匿逃亡户籍判定有罪。</p>
北魏是鲜卑人统治的王朝,因为没有自己的文字,绝大部分统治理念和手段均照搬汉人的典章制度,尤以秦汉两朝为主要参照对象,以西汉为主,其中就包括户籍制度。《九章律》中“户律”规定的“编户齐民”之策,北魏依然照搬实行,甚至连各地每年八月“案户比民”时间都不带变的。</p>
户籍制度的核心,说到底就是统治者对人口的占有和支配,税收、兵役、力役是三个基本要素。只要还有国家这个概念,户籍制度就不会脱离这三点主要内容。</p>
北魏的册籍也是人口、土地、赋役三种册籍合一。三年更新一次,谓之“大比”,要求户主领着全家人到县里一一比对核实。每年征赋前还要再校核一次,谓之“小案比”。这时代的册籍登录内容也已经很详实,甚至包括成年人身高、相貌的简单描述。</p>
户主:居住地(出生地、县、党、里、邻),姓名、年龄。</p>
家庭成员:与户主的关系、姓名、年龄。</p>
家庭财产及其估价:奴婢、田宅、牲畜、生产工具等。</p>
如此详细的内容,除了缺一个带照片的户口本和身份证,与21世纪的户籍登记无异。高欢讪笑几声,不好意思的喝了口茶水以遮羞。想装大尾巴狼的想法掐灭之后,认真想了想怎么才能帮上孙腾。</p>
对于孙腾这个人,前身的记忆当中几乎没有多少痕迹,只知道他是孙浩的堂兄。但高欢的历史知识弥补了这个空档。《北齐书》书中给孙腾的定位是:少年时朴实坦诚,熟悉吏事。两次救过高欢,也可以说是高欢的救命恩人。</p>
孙腾的祖籍是陕西咸阳石安(今陕西泾阳县与咸阳交界处)人。祖父孙通,十六国时曾担任北凉政权沮渠氏的中书舍人,全家迁往姑臧(今甘肃武威)。北凉灭亡后归顺北魏,应诏迁往北地,辗转定居怀朔镇。</p>
孙腾和高欢的结识是在怀朔镇,但真正有了深厚交情却是在投奔尔朱荣之后。523年“六镇起义”爆发,沃野、武川二镇迅速沦陷,大部分镇民或主动或被裹挟参与叛乱,只有怀朔镇镇将杨钧组织抵抗,为时一年城破身死。大乱爆发后,部分镇兵镇民渡河难逃,其中的镇兵大多被北秀容(今山西朔州)豪帅尔朱荣收留,孙腾就是这个时候冒险偷渡关戍投奔尔朱荣的。因其谙熟吏事,得到尔朱荣看中,随尔朱荣进入洛阳后升任冗从仆射。</p>
“六镇起义”的第一把造反之火是柔玄镇的杜洛周点燃的,随后才有沃野镇民破六韩杀镇将掀起的血雨腥风。杜洛周在上谷(北京一带)扯旗造反的时候,因在洛阳目睹张彝长子被烧死却无人问津,且早已对大魏朝失去兴趣的高欢,伙同姐夫尉景、大连襟段荣、光屁股长大的蔡俊前去投奔,结果发现杜洛周就是个二货男,根本不是成大事的人。几人决定取而代之,不幸密谋外泄,被杜洛周追杀。好容易逃出生天,去投奔另一波起义领袖葛荣,不料又被葛荣的人追杀。辗转到了尔朱荣名下,被一起玩儿尿泥长大的朋友刘贵引见给尔朱荣并接纳。当然,尔朱荣也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许以高官厚禄,高欢凭借超与常人的谋略和三寸不烂之舌,三忽悠两忽悠便将尔朱荣忽悠瘸了,迅速成为左膀右臂,参谋军事,所提建议多被采纳。又经过一段时间的考验和甄别,高欢荣幸的被任命为军事都督、晋州刺史,先与高欢投入尔朱荣名下的孙腾同时被任命为高欢的都督府长史和刺史府长史,两人从此开始了真正共事。</p>
后来孙腾随从高欢东征邢杲,驻扎齐城时,抚宜镇军人阴谋造反,欲害高欢。孙腾得知消息后急报高欢,事前做了防备,避过一次灾难。第二次是孙腾苦劝高欢不要前去赴尔朱兆之约,从而又一次救了高欢一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