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婆婆多干些活儿,让你俩小的歇着去!”听说苦夏,江奶奶立马帮忙出主意。</p>
赵桂枝:……</p>
这话还真是只有奶奶您敢说啊!</p>
“倒也不是这个意思。”赵桂枝忙解释道,“奶奶您夏天也不好过吧?是不是经常嘴里发苦?吃啥都没味儿?我有一个好法子,那就是泡椒春笋。”</p>
把泡椒春笋的美味又说了一遍,哪怕赵桂枝并不是什么美食博主,可她已经给江奶奶送过两回吃的了,对于她的手艺,江奶奶本能的选择信任。</p>
正当江奶奶询问什么时候能吃到时,赵桂枝话锋一转:“旁的东西都好办,春笋咋办呢?本来,要是我公爹他们没出门,去竹林子里转一圈,小半天就能挖一堆出来。可……挖笋是个力气活儿。”</p>
“嗯,你婆婆是没啥力气,她打年轻的时候就没力气,长得不好看,人又矮又瘦,干活还不成。就一张嘴啊,叭叭的可能说了!”</p>
江奶奶是真的不开口则已,一开口就把江母的老底给掀了。</p>
好在这一次,她总算是理解了赵桂枝的意思,拍着胸口保证道,春笋的事情就交给她了,回头还缺啥,告诉她,她一准儿给办到!</p>
赵桂枝心满意足的拿着腾出来的空碗回家了。</p>
就是回家的路上,虎头一直试图想要舔碗,只因赵桂枝急着回家,觉得拿回去洗也是一样的,结果就导致虎头一路上都念念不舍的盯着碗。</p>
“虎头,我问你啊!”赵桂枝把碗拿在手里,举高了让虎头够不着,“我不是还留了半锅在灶屋里吗?你为啥非要跟着我出来?你留在灶屋里不好吗?你小姑姑耳根子软,你多求她两句,她不就舀给你吃了?”</p>
虎头:……</p>
晴天霹雳啊!</p>
这个消息太过于震撼,直接把虎头给震傻了,不敢相信自己居然错过了这么好的机会。</p>
幸好当天晚饭时,他终于吃痛快了。</p>
不过,坏消息还是有的。</p>
薛氏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在虎头吃饱喝足之后,笑眯眯的问他:“虎头啊,娘对你好还是你二婶对你好?”</p>
“二婶好!”虎头毫不犹豫的大声回答。</p>
“行吧,那你下个月去就上村学。”薛氏给出了一个虎头万万想不到的结论。</p>
别说虎头傻了,赵桂枝都听懵了:“下个月?不是说明年吗?他才五岁就上学?”</p>
“他生日大,到下个月月底,就是五周岁的生日了,虚岁也算是六岁了。”薛氏解释道,“今个儿下午你不是出门了吗?扁担他娘来找我了,跟我商量,能不能提前一起去村学。我寻思着,虎头留在家里也帮不上啥忙,整天就知道满村子乱窜,还不如提前去村学呢!好歹拘着点儿他,真玩疯了,以后怎么收心?”</p>
“扁担娘?”赵桂枝从记忆里扒拉出了这个人,比起特别能拽着人侃大山的大堂嫂,扁担娘这个三堂嫂,她确实印象不深了。</p>
薛氏压低声音道:“应该是怕念书这事儿出幺蛾子,索性提前送过去,免得一年拖一年的,最后就没了信儿。”</p>
赵桂枝其实不太能理解,不过这事儿说白了,跟她也没多大关系。她点头表示知道了,再看虎头,小脸上写着满满的茫然。</p>
“让你姑姑给摊煎饼,再裹上素肉干,带去村学给你当午饭,成不?”赵桂枝问道。</p>
本来还处于茫然之中的虎头,一下子就精神了。</p>
“好好!二婶最好了!”</p>
赵桂枝:……</p>
我多么希望将来你还这么想。</p>
说是下个月开始,可眼下已经是月底了,满打满算也就只有两三天时间了。本来应该是虎头他爹送他去村学的,但人去了镇上,还不知道啥时候回来。偏生薛氏还怀孕了,因此最后商量的结果是,由扁担他爹领着俩孩子去。</p>
而在虎头正式上学之前,赵桂枝先收获了满满一大筐的春笋。</p>
竹筐原是有大有小的,还有方便背在身上的。可她收获的却是巨大的一个大竹筐,能把虎头、扁担、板凳这仨馋嘴娃儿同时装下的竹筐。</p>
赵桂枝都惊呆了。</p>
她眼睁睁的看着四个壮小伙儿,吃力的抬着大竹筐往江家院坝上走,两个大的作为主力,另外两个长得一模一样的半大少年郎则是辅助。连抬带拽的,总算把满满一竹筐的竹笋弄到了院坝上。</p>
见她满脸的震撼,其中最大的那个少年郎,吭哧吭哧的说道:“太奶奶让搬来的,叫给二堂婶。”</p>
赵桂枝继续保持震惊。</p>
刚才是为了竹笋的数量而震惊,这次却又不同了。</p>
那少年郎也不知道是长得太着急还是皮肤过于黝黑,哪怕赵桂枝知道他就是大堂嫂那个十五岁的大儿子,可看起来,这人比她都要大了。</p>
有虎头这么个大侄子时,赵桂枝还不觉得有什么,但眼下……</p>
“辛苦你们了,等我做完了让你们全家都尝尝。”赵桂枝努力绷住表情,摆出了一副慈爱的长辈态度。</p>
为首的少年郎先是点了点头,随后又憨憨的问道:“够吗?不够我们再上山挖去。”</p>
“够了,真的够了。”</p>
这哪里是够了,这分明就是够够了!!</p>
虽然不知道剥了壳之后还能剩下多少,但目测这些起码一百多斤,只多不少。</p>
就感觉吧……</p>
坑人者人恒坑之。</p>
赵桂枝心塞的看着那么一大堆的春笋,要把这些都做成泡椒春笋,得花多少工夫啊!</p>
要不,再多几个花样?</p>
好像老坛酸笋的味道也不错,脆笋尖也可以。还有什么呢?这可得好好想一想。</p>
赵桂枝唤了幼娘来帮忙,薛氏也主动上前,三人一起扒竹笋,边扒边闲聊。</p>
主要是薛氏在说。</p>
她如今不用上山打猪草了,但她又是个闲不住的,加上虎头很快就要去村学了,这两天她一直跟扁担娘混在一起。堂妯娌两个,私底下经常碰头,不过都是扁担娘主动来这边找她的。</p>
“扁担娘也是苦。”薛氏先定了个基调,铺垫之后就开始絮絮叨叨的说起了大房那头的事儿。</p>
老一辈儿都盼着人丁兴旺,可这人一多,注定会发生争夺资源的事情。大房那头,老大家的四个儿子都长成了,几乎可以说,未来的四五年里,都得为他们娶媳妇儿忙活。</p>
盖新屋、下聘礼、娶媳妇,甚至还有娶进门的媳妇要是很快有孕了呢?</p>
这一桩桩一件件,哪个不花钱了?</p>
老二家也就是板凳他们家,前头几个也大了。几乎是忙完老大的,就要忙老二。偏老三家的孩子年岁最小,扁担娘就担心轮到他们时,家里已经没啥钱了。</p>
“当初老三就是因为前头哥哥们接连娶媳妇,那两年还赶上了收成不好,家里欠了一堆饥荒。好不容易捱过去了,他都已经二十好几了。他自个儿被耽搁了,总不想叫儿子也被耽搁。”</p>
薛氏还是很能理解的,主要是她跟扁担娘原先就认识,一个村子出来的。当姑娘的时候仅仅只是认识而已,等前后脚嫁到了大坳子村,又是亲戚,这才多了些来往。</p>
如今虎头和扁担都五岁了,她俩的情分也是越处越好了,比亲妯娌还好。</p>
在赵桂枝看来,那是肯定的。毕竟上一辈已经分开了,扁担他娘跟薛氏又没利益冲突,自然是堂妯娌比亲妯娌还好了。</p>
因为对大房那头不太了解,赵桂枝只附和的道:“念书总归是错不了的,甭管以后走不走仕途,多念点儿书,多认识几个字,肯定是有好处的。”</p>
“我也是这么想的。”薛氏不好意思的看了她一眼,迟疑了半晌才道,“当初家里缺人干活,大郎就把念书的机会让给了二郎和三郎。我是想着,将来咱们一房供一个总是可以的。桂枝你说对吧?”</p>
赵桂枝:……</p>
啥玩意儿?小孩子居然不用全都去念书?</p>
这是什么神仙日子?</p>
“我觉得不对。”赵桂枝一脸的严肃,“读书是件好事儿,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每个孩子都应该去念书。哪怕是女孩子好了,也应该由大人教着认几个字。大嫂你应该这么想,哪怕咱们当大人的多吃点儿苦,也要将每个孩子都供出去!”</p>
不用上学?</p>
你们怕是在想屁吃!</p>
作者有话要说: 赵桂枝:绝不能让任何一个孩子失学!!</p>
二更√</p>
红包已发,本章继续=3=</p>